n137520

标签: 原油

国内商品期市早盘多数下跌 原油跌超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Choice数据,8月4日,国内商品期市早盘主力合约多数下跌,截至9:00,涨幅方面,红枣、沪金涨...跌幅方面,原油跌超3%,焦炭、焦煤、低硫燃油、燃油跌超2%,工业硅、LPG、多晶硅、鸡蛋、沥青、橡胶等跌超1%。
不到24小时,中方做出新表态,击碎美方幻想,俄石油中国照买不误。不到一天的时间,

不到24小时,中方做出新表态,击碎美方幻想,俄石油中国照买不误。不到一天的时间,

不到24小时,中方做出新表态,击碎美方幻想,俄石油中国照买不误。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国就已经做出了表态,不仅击碎了美国想要阻止我国和俄罗斯合作的幻想,更是表示我国还是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中美谈判结束还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国就已经在石油的问题上做出了回应,然而我国的回应却没有让美国心满意足,反而是让美国感到无可奈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那句在中美斯德哥尔摩谈判桌上的威胁,像一颗深水炸弹投入全球能源市场,时间定格在2025年7月底,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刚刚落幕,双方刚同意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不到24小时,中国外交部即刻回应: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就在贝森特发出威胁的两天前,特朗普于7月3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自8月1日起对包括加拿大、印度与台湾等未达成贸易协议的地区征收10%至41%的进口关税。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担忧,分析师警告这些措施可能限制经济增长并抑制石油消费,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将矛头指向俄罗斯能源贸易,威胁对购买俄罗斯原油的中国与印度课征100%的二级关税,以此施压俄罗斯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国之所以能如此从容应对美国威胁,源于其精心构建的能源安全体系,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超过90天消耗量,原油进口来源分散到20多个国家。这种多元化布局确保了国内加油站油价相对稳定,即使全球油市剧烈波动,国内能源供应也能抵挡一段时间的冲击。在结算体系上,中国早有准备,就在美国威胁发出的同时,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召开三方视频会议,重点讨论避免使用美元结算的方案,伊朗已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石油交易,俄罗斯则在测试数字卢布跨境支付。价格优势也是关键因素,俄罗斯给中国的油价较国际基准低25-30%,加上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使美国页岩油在中国市场毫无竞争力,美国能源信息署分析显示,若中国转向美油,美国石油商年利润可激增180亿美元,但这只是华盛顿的一厢情愿。中国手中还有令美国忌惮的反制武器,全球90%的稀土分离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F-35战机所需的钕铁硼永磁体100%依赖中国供应。2018年贸易战期间,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就曾导致美国军工企业股价暴跌,这一历史教训让五角大楼记忆犹新。中国还掌控着7500亿美元美债的“金融核弹”,随时可以抛售冲击美元体系,这些反制手段不是空洞威胁,而是中国维护能源自主权的实力保障。美国内部对此心知肚明,美国18%的成品油依赖从中国进口,若征收高额关税,加州油价将突破6美元/加仑,化工业年增成本210亿美元,这种自损八百的招数,连欧盟盟友都明确表示反对,担心引发连锁反应。美国的能源博弈正面临多重悖论,挥舞制裁大棒越狠,反噬就越严重,而且加速摧毁自己主导的石油美元体系。印度储备银行已建立卢比-卢布直接支付系统,其官员明确表示:“能源安全属主权范畴,不受外部指令。”国际油价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尽管存在需求担忧,但本周国际油价仍录得显著涨幅:布伦特原油累计上涨4.9%,美国WTI涨幅达到6.4%,这波涨势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对俄油买家的制裁威胁引发的供应担忧。市场已经用脚投票,8月1日,就在美国新关税生效当天,俄罗斯ESPO原油9月装船货的交易溢价依然稳如泰山。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液化天然气码头停满了空船,页岩油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而在太平洋上,满载俄罗斯ESPO原油的油轮正驶向中国港口,9月装船的原油溢价依然坚挺在每桶2-2.2美元。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扬言“500%关税”时,他或许忘了,中国手中握着全球90%的稀土分离产能,而美国F-35战机的永磁体100%依赖中国供应,这场博弈,从来不是单行道。
美国原油周五收跌2.8%OPEC或增产引发市场担忧

美国原油周五收跌2.8%OPEC或增产引发市场担忧

周五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价格下跌约2.8%,主要受OPEC及其盟友可能增产的影响。布伦特原油合约下跌2.03美元,跌幅为2.83%,收报每桶69.67美元;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下跌1.93美元,跌幅为2.79%,收于每桶67....
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不到24小

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不到24小

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不到24小时就“反将两军”。一边照常进口俄油不手软,一边外交强硬回击,美方算盘打空了。贸易战火苗刚冒头,中方就用实际动作泼了一大盆冷水。7月29日这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一场中美经贸会谈上,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甩出一个狠招:对所有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尤其点名了中国。一旦继续从俄罗斯采购能源,美国将对中国相关企业征收最高100%甚至500%的关税。这不是空口恐吓,而是基于美国国会酝酿的一份叫《反俄法案(S.1241)》的新提案。里面白纸黑字地写着,对“协助俄方规避能源出口限制”的国家和企业实施关税惩罚。这个消息一出,欧美媒体开始炒热,“制裁之手将伸向中国”的调门不断加码。西方分析普遍认为,美国是想在乌克兰问题的外交战线上“绕过俄罗斯,敲打中国”,通过限制能源交易来切断俄罗斯资金来源。更直接的说法就是,美国想让中国在购买俄石油这件事上“缴械投降”。但事情的走向,跟华盛顿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不到24小时,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得异常强硬:“中国的能源采购,完全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不接受任何外部干涉和威胁。”同时还抛出一句话:“胁迫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这句话被路透社直接引用做了标题。外交上火力全开,经济上更是稳中有进。据《彭博社》和《俄罗斯塔斯社》同步披露,7月30日至31日这两天,中国大连港、宁波港、天津港分别接收了3批次俄原油运输船,总计运量超240万吨。其中有一部分通过“ESPO”管道系统输送,属于远东线的现货直供;另一部分则是“幽灵船”方式运输的乌拉尔原油。换句话说,美国刚发出警告,中国就用实际行动打脸。这一回击并不只是“表个态”那么简单。中国为什么有底气继续买俄油?一方面,是对价格的掌控。俄原油折扣价比中东原油便宜近15%,对国内炼厂有天然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支付系统的独立性。大部分俄油结算已由“人民币+卢布”替代美元体系,美国再制裁也管不住这个账本。除了油的事儿,中国在外交上也没让美方舒服。中美贸易代表团7月底刚在瑞典碰头,美国媒体还在推测“或为年内的中美元首会晤铺路”。结果这个“铺路”会议变成一场当面对线。中国代表团直接拒绝在会议上接受任何关于“限制采购俄能源”的提议,并反向提出:“若美方执行关税,中国将保留对美出口关键商品加征关税的权利。”这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若美国对中国产能如电动车、电池、化工品征税,中国也可能对美国波音飞机、大豆、芯片原材料做出对等反制。美国有多狠,中国就有多硬。这种以牙还牙的态度,在过去5年多次中美贸易磋商中也曾出现过。区别是,这次火药味更浓。这场能源博弈的背后,还有更复杂的政治账。对美国而言,一方面是施压中国,一方面是服务选举。2025年特朗普重新当选总统后,急于兑现其竞选期间对“美国能源独立”和“遏制中俄联盟”的承诺。他放出关税威胁,是在向国内“鹰派”与产业资本传递一个信号:美国正在主导局势。但真实情况是,中国并没让他如愿。俄罗斯方面也有动作。俄罗斯能源部表示,中国依旧是其第一大原油出口国,对未来三季度的订单安排已做出“战略协调”。普京顾问尤里·乌沙科夫也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美方的制裁言论,不会改变俄罗斯与亚洲伙伴的能源合作计划。”说得更直接些,俄罗斯和中国这条油路,谁都拦不住。更有意思的是,在中俄持续稳定合作的背景下,一些第三方国家也“默契”接近。印度的ONGC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达成了新一轮勘探合作协议;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也传出拟扩大对俄远东LNG资源采购的消息。这说明,美国的所谓“二级制裁联盟”,并没太多人响应。反倒让中国、印度、俄罗斯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能源互信。当然,美国不是没有反击动作。8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一份通知,把7家中国能源贸易公司列入“观察名单”,理由是“涉嫌协助俄罗斯逃避国际结算制裁”。这意味着这些公司未来可能会面临冻结海外资产、断开SWIFT通道等措施。但对中国能源采购来说,这样的手段已不再有效。从数据上看,中国今年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约5.24亿桶,同比增长7.6%。而从沙特进口原油则下降了近4%。这足以证明,中国能源结构正在“脱美元化”,而俄油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这种趋势,在美国加税威胁之后并未逆转,反而被进一步巩固。这场“不到24小时”的外交与能源博弈,没以惊天对抗收场,但足够说明一个事实:中国不是谁想捏就能捏的软柿子。美国的打压和胁迫政策,越是狠,中方的反应就越精准、越坚定。哪怕面前是100%的关税威胁,中国也不会在国家能源利益上退半步。
ATFX本周回顾:美指五连阳,黄金跌势加剧,原油冲高至70美元

ATFX本周回顾:美指五连阳,黄金跌势加剧,原油冲高至70美元

原油: 本周前三个交易日,美原油连续大涨,市价从65.07美元冲高至70.48美元,累计涨幅8.3%。这三天正是欧佩克+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召开的时间。然而,本次会议直至结束,都未能提出任何产量政策建议。只有阿联酋能源...
🤔中国石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5%—43.7%原油俄乌战争​​

🤔中国石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5%—43.7%原油俄乌战争​​

🤔中国石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5%—43.7%原油俄乌战争​​​
没人想到,这会来得这么快。三艘油轮,满载燃油,停在三个不同海域,前后脚到了港口,

没人想到,这会来得这么快。三艘油轮,满载燃油,停在三个不同海域,前后脚到了港口,

没人想到,这会来得这么快。三艘油轮,满载燃油,停在三个不同海域,前后脚到了港口,却全部被拒之门外。第一艘油轮是“NS世纪”号,它在海上已经滞留了很久,找不到停靠的港湾。这艘油轮装载着俄罗斯索科尔原油,目的地是中国港口。它之所以会滞留,是因为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让它陷入了支付困难的境地。好不容易等到能出发了,结果却被美国以“违反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为由,试图阻止它靠岸。但中国可不会被美国的制裁所左右,依然按照正常的贸易规则,准备接纳它。可就在即将靠岸时,一些外部势力开始施压,港口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最终不得不将其拒之门外。第二艘油轮是“NS指挥官”号,它悬挂着加蓬国旗,同样装载着俄罗斯索科尔原油,驶向印度港口。按说它不受美国制裁的直接影响,应该能顺利靠岸。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呢?印度近年来虽然在能源进口上有自己的考量,但也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干扰。美国一直在试图掌控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对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心里是不太乐意的。印度一方面不想得罪美国,另一方面又需要俄罗斯的原油,正处于两难境地。当“NS指挥官”号到达印度港口附近时,印度政府在多方压力下,还是选择了谨慎行事,没有让它靠岸,这艘油轮只能在港口外徘徊。第三艘油轮则是“内利斯”号,它和“NS世纪”号一样,也是向中国运送索科尔原油的。它也经历了漫长的海上漂泊,本以为能顺利到达中国,完成这趟艰难的旅程,但美国的制裁大棒再次挥舞起来。美国不断向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施压,试图切断俄罗斯原油与中国的贸易通道。虽然中国坚决维护自身的贸易权益,但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干扰下,“内利斯”号也未能幸免,被港口拒绝入境。这三艘油轮的遭遇,其实是当下国际能源贸易局势的一个缩影。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利用制裁手段,肆意干涉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往来。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其原油贸易本应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却因为美国的一己私利,变得困难重重。而中国和印度,作为能源需求大国,本想通过正常贸易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也受到了美国的无端干扰。中东地区的局势也在影响着油轮贸易,伊以冲突不断升级,让中东地区的航运安全面临巨大挑战。霍尔木兹海峡作为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也受到了电子干扰等影响。油轮在航行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美国制裁带来的靠岸难题,还要担心在中东海域遭遇意外袭击。这使得油轮运输的风险大幅增加,港口方面也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和受到外部政治压力,对一些油轮采取了拒之门外的措施。虽然暂时三艘油轮被拒之门外,但相信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各国对自身利益的坚定维护,未来这些油轮终将找到属于它们的港湾,国际能源贸易也会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周度数据追踪]制裁吸走了注意力,原油大幅累库被无视

[周度数据追踪]制裁吸走了注意力,原油大幅累库被无视

原油供应 当周原油产量下降,环比减少4.1万桶/日,至1331.4万桶/日;贝克休斯石油钻井数环比减少7台。石油钻井数连续3月持续减少,美国原油单周产量受此影响难有增长。美国原油进口量环比增加,出口量环比减少,导致净进口量...
国际油价周四下跌约1%美墨延长贸易协议与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双重施压

国际油价周四下跌约1%美墨延长贸易协议与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双重施压

周四国际油价下跌,投资者正在评估美墨延长现有贸易协议的影响,而此前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也拖累了市场情绪。布伦特原油合约下跌71美分,跌幅为0.97%,收于每桶72.53美元。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9月合约下跌74美分,...

贺博生:黄金暴跌原油暴涨最新行情走势分析及今日操作建议

原油消息面解析:周三早盘,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0.19%,至每桶72.65美元;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上涨0.03%,至每桶69.23美元。两大合约周二收盘均创6月20日以来最高水平。特朗普周二表示,若俄罗斯未在未来10-12天内...